前所未有的破壞
去年九月十六日襲港的超強颱風山竹在香港構成了極大的破壞。山竹吹襲後的數個月,不少從事樹木管理行業的朋友仍在處理受破壞的樹木。根據政府資料山竹的破壞下有超過60,800宗塌樹個案,被移除的樹木達31,158棵。送往堆填區的塌樹廢物超過20,480噸,就連古樹名木冊上的樹木,也有十一棵被吹倒。山竹確實對香港城市森林管理作出正面挑戰。
山竹為城市森林「驗身」
城市森林亦即是所有市區樹木的意思。山竹所到之處毫不留情地測試各樹木的承受力。風災後不少市民看到塌樹不禁問到:「大樹的根為何那麼淺,不是應長得很深的嗎?」 (圖一)
非常大量的塌樹,一式一樣的被連根拔起,揭開了市區樹木根部生長世界的「卑微」。路旁十多米高的大樹就只有約1 平方米的根部生長面積,和約20至30厘米深度。根部生長空間不足正是大樹塌下的主要原因。
若我們種植的目標是樹木能可持續地成長,可以樹冠「滴水線」的面積大小作參考(圖二)。可是,如榕樹和鳳凰木等擁有大樹冠的樹種,樹冠直徑可達10多米。如此一來,「滴水線」在狹窄的市區環境豈非不設實際?能提供「滴水線」作生長空間當然好,但若地方有限的話,也可採用以下的參考數值。若所種樹種是以樹穴方式種植,建議最少有2米x 2米空間。
適當地方種適當的樹
最近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與綠化辦官員直接對話,她指出大樹種在較不理想的城市環境,樹便不會長得太大。這說法明顯與政府提倡的「適當地方種適當的樹」背道而馳,絕不可取。因為錯配的樹木不單長不大,極可能也不健康。而更有可能是頑強的樹木不理環境的限制,繼續長大,那便會對周邊環境,如路面、花槽以至地下設施等造成破壞(圖三)。因此,較實際的方法還是種植較小型的樹種。
資源還是廢物?
另一個山竹帶來的問題,就是香港園林廢物處理的能力(圖四)。二萬多噸的木和枝葉掉進堆填區絕對是浪費,但要用又如何用好?主流的建議是以碎木機把木打碎,之後用作泥土覆蓋物。我嘗試作一個粗略估算,以一般園林綠化用的木碎作泥土覆蓋物計算,一包9公斤的泥土覆蓋物以5厘米厚度的方式使用,可覆蓋1平方米面積。以二萬噸來計算,便需要222公頃泥面面積來「使用」掉這麼多泥土覆蓋物。222公頃足足約有三百個11人標準足球場,又或是約1.3個粉嶺哥爾夫球場般大。這數字清楚反映香港根本沒有那麼多綠化地可用上這些覆蓋物。
若我們不想浪費掉這些木材資源,山竹給我們的啓示是要「創造」更多對木料,泥土覆蓋物和堆肥等的需求(圖五) ,而且最好是在地的需求以增加估算和掌控的程度。例如估算一下屋苑內用得上泥土覆蓋物的面積,從而了解本身由定期修剪等所製成的泥土覆蓋物的使用量。一般覆蓋物的有效週期約為4至6個月,有關修剪亦可與覆蓋物更換的時間相配合,以減少存放的問題。
危機也是契機
山竹的來臨,把不少樹木翻起,枝幹折斷,但這同時亦解剖了樹木生長條件的不足之處,以及個別樹種在不同地點和環境,特別是對抗強風時的表現。這些珍貴的參考資料記錄下來,便是山竹為香港城市森林總結出的「驗身報告」。驗身只是第一步,山竹的破壞亦同時帶來「重新開始」的機遇。
在重新種植樹木時,請先從泥土的質素和量開始。若發現泥內有大量廢料,又或非常結實,種植前應先改善泥土質素,以確保有良好透氣和透水的能力(圖六)。若泥土體積小便不應種植大型樹種。棕櫚科植物對泥土體積和空間要求較低,抗風能力亦極佳,很適合泥土體積小的情況。當然,選種時可參考樹木過去的生長和抗風表現,更要增加樹種的多樣性及考慮耐旱、耐熱能力等對抗氣候變化的因素。
最後,面對越趨嚴重的氣候變化 ,我們亦要準備和加強風後復原的效率,而第一步是建立樹木資料庫。最基本的樹木資料庫包括樹木位置、樹種、狀況和護理記錄等基本資料。當我們對管理的樹木清楚掌握,便能在短時間內知道被破壞樹木的資料,以及記錄樹種抗風表現,並為重新種植的選種工作提供有用參考資料。
2019年會否再有山竹般的超強颱風?我當然沒有答案。我們可以做的是汲取經驗,改善樹木管理的質素,合力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森林來提升對抗颱風和氣候變化的抵禦能力。
圖一: 不少吹倒的大樹暴露出很淺的根系
圖二: 兩條紅線顯示樹冠邊緣垂直投影到地上「滴水線」
圖三: 小樹穴種大樹,樹根會破壞週邊結構
圖四: 山竹過後大量堆積的「塌樹廢物」(凌展騰攝)
圖五:木材只要加點創意,也可轉廢為材
圖六: 風後新種樹木的泥土並沒有改善,仍滿是碎石和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