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春社在2010年舉辦「九龍新界.生態遊」時便發覺有關香港地區歷史的資料嚴重不足,即使有名如吉慶圍,要找紀念鐵門歸還村民的原本碑文,也花費了一番工夫,其他古蹟就更不用說了,要做到「深度遊」,談何容易。
資料缺乏的又何止是個別古蹟。一個地方如何由綠油油的田野變成沙塵滾滾的貨櫃場;本來流水清澈的河溪,如何變了石屎大渠,這些景物的轉變很多時連記錄也沒有。長春社又名「香港保護自然景物協會」,對於記錄景物的消失,實在責無旁貸,也是在2012年初出版的保育香港歷史筆記主要目的,讓大家可以更加明白香港的過去、保育我們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共同拓展將來。
第一期:紅水橋血色傳說定地名 紅水山新發展區難逃滅村宿命
第二期:馬屎埔百年農業區和龍躍頭聯和墟的關係
第三期:本地古蹟中的清末民初史 吉慶圍鐵門‧楊衢雲墓‧孫眉農場
第三期增刊: 青山農場和紅樓史實再探
第三期增刊: 中西區叛逆之都史蹟徑;灣仔區廣州起義史蹟徑
長春社龍躍頭馬屎埔文化景觀區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