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 > 市區生態
鄰舍,意指居住在我們家旁邊的人,互助互愛,守望相助,建立良好的鄰里關係。事實上,有不少的動植物居住在城市裡面,城市人與自然生態之間的相處之道,同樣值得我們去探討。
生物多樣性並非郊區的特有產物,良好的市區綠化管理,為許多物種提供棲息的生境,市區成為市民與自然生態共享的空間,亦是學習自然生態的理想場所。不少動物都懂得善用我們城市環境用作繁殖、覓食及休息,城市的環境包括有: 水資源:河道、人工湖及海岸 樹林:公園植物園、行道樹及斜坡 蜜源:開花樹木、花圃及盆景 造巢:騎樓、通風槽、大樹及樹洞
各類的城市生境
在市區覓食的生物
|
「虫」字部,等同於恐懼,這似乎是大多數城市人的本能反應。人類心底裡最強烈的恐懼,就是對未知的恐懼。大概因為現代人缺少與大自然接觸,對蟲、蛾、蛙、蚯蚓及蛇等等等,變得陌生,繼而產生恐懼。再試舉例:蝴蝶由古至今,象徵自由、美麗、靈魂及轉變,而小編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今天的小朋友當中,約有一半都是害怕蝴蝶的。正如理察·洛夫(Richard Louv)提出「自然缺失症」的情況,孩子對大自然再不感興趣了。
要嘗試處理這個問題,從正面認識身邊的「虫」開始。生物存在於世上,自然有牠們的角色(或功能)。
例如:
害蟲!?!必誅之! 甚麼是害蟲?「害」蟲,意指有害的生物(一般是昆蟲)。再去問,何謂「有害」?「有害」,是以人出發的概念,對健康有害,又或對農作物有害。 喜歡朋友的一個引例:菜蟲(菜粉蝶的幼蟲)是害蟲還是益蟲?菜蟲食菜,農夫看來自然有害,但羽化成蝴蝶後,卻又能協助植物傳播花粉。害蟲與益蟲,只是觀點與角度。
平衡的生態系統,並沒有「害蟲」的概念,皆因大自然生態環環緊扣,忽略「虫」在自然界的角色,切法將身邊的「虫」殲滅,往往導致生態反常,且難以修補。市區公園常以殺蚊為由,濫用殺蟲劑、黃紙(烏蠅紙)滅蟲。到頭來,蚊殺不成,反而雀鳥、壁虎等天然捕獵者則一一遭殃。
透過正面認識不同「虫」的角色,或許能夠改變大家對牠們的戒心,予以尊重。 |
3) 鳥糞 |
雀鳥聚集,鳥糞自然多,另外鳥巢或雀鳥繁殖地點都會衍生鳥糞問題,一直困擾不少城市人。
鳥糞氣味難聞 鳥糞衍生衛生及氣味問題,無可厚非,但移除鳥巢之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處理嗎? 當然有!
面對鳥巢、鳥糞的問題時,我們希望大眾了解一點,其實鳥巢只是臨時建構物,目的是育鶵,而不是長年居住蝸居 (雨燕等除外)。意思是,鳥巢只會在繁殖期間使用,一般由春天至夏末,當幼鳥「羽翼成」,飛上「庭樹枝」,就「舉翅不回顧」了。由孵化至離巢,需數星期至兩個月不等,所以鳥巢衍生的鳥糞問題,事實上只是一段很短的時間。
鳥巢只是育鶵的臨時建構物,大家能否包容這一段短時間?
至於在公共空間的鳥巢、鳥糞問題,我們又該如何處理? 我們建議聯絡有關部門,加強於繁殖期期間的街道清潔工作,以減低氣味及衛生問題。另外,正如上文提及,鳥巢鳥糞實屬短期問題,情況許可下,亦可以考慮暫停使用受影響設施及道路,減低城市人與繁殖鳥之間的衝突。日本就有例子,將受燕巢影響的車站入閘機暫時關閉,讓燕子父母可以安心育鶵 (相關新聞)。
特別一提,所有野鳥及鳥巢均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CAP170) 保護,任何人未經漁農及自然護理署批准,均不得干擾鳥巢,否則屬違法。
再想,其實雀鳥選擇作你的鄰居,是一件開心興奮的事,不妨細心觀察雀鳥育鶵的過程,見證生命之奇妙!
野鴿聚集,因為有人餵!
野鴿是家鴿的後代,並不屬於野生雀鳥,野鴿至今依然依賴人類投放食物以維持族群數目。人類在公園、路邊投放麵包及餅干,令大量野鴿聚集,遺留的食物更常引起鼠患問題。在食物充裕的情況下,野鴿大量繁殖,數目上升,令問題惡化。歸根究底,我們應該停止所有投食的行為,讓野鴿數目自然回落,改善野鴿聚集及衍生的鳥糞問題。
鳥糞多,禽流感爆發? 禽流感其實是禽鳥之間的流感病毒,實屬常見現象,有別於人類季節性流感病毒,不會輕易傳染人類。以往出現人類感染個案屬於變種病毒,包含甲型禽流感:H5N1、H5N6、H6N1、H7N4、H7N9、H9N2和H10N8等。若當病毒變種出現人傳人情況,才會引發疫症於人類社會爆發。 另外我們可從野鳥的行為去判斷禽流感的風險。當野鳥感染流感病毒,會變得虛弱,被同類排斥或離群,鬱鬱而終。故此健康雀鳥、繁殖鳥或巢邊的鳥糞,出現禽流感的風險實際上非常低。 過去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源頭,往往是街市及雞場。原因是雞場所飼養的禽鳥相當稠密,禽鳥之間爆發流感機會比較高。保持雞場及街市環境衛生,才是預防感染禽流感對症下藥的方法。 預防感染禽流感,我們可以: - 購買活雞時,切勿觸摸活雞和雞糞,切勿吹其尾部。 - 處理家禽、禽類製品或蛋時切勿觸摸口、鼻或眼睛,其後亦必須用梘液和清水徹底洗手。 - 避免接觸野鳥(病鳥)及死鳥。 - 保持環境衛生。
參考資料: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