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作為本港最大的島嶼,其自然景觀、生態資淡及文化遺產一直無可取替。大嶼山多樣的生境,孕育著眾多珍稀或瀕危物種,包括中華白海豚、江豚、中華鱟、喜鹽草、盧文氏樹蛙、鮑氏雙足蜥等。然而多年來,大嶼山面對的發展壓力從未間斷。
大嶼山整體規劃
特區政府在2004年11月發表了「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雖然打著可持續發展的旗號,但從概念計劃的制定過程到內容都只見發展,不見可持續。長春社在2005年2月先單獨發表意見,指概念計劃繞過正式的規劃程序,並以發展為主導思想,保育部分淪為裝飾品。之後又在3月3日聯同其他環保團體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政府收回現有概念計劃,進行全面的「需求分析研究」及「選址分析研究」後,才重新草擬計劃,並按策略性影響評估報告的資料上公開總體的環境影響。特區政府在2007年5月修訂概念計劃,可惜換湯不換藥,未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2014年,政府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然而委員會當中毫無保育團體背景人士的成員,期間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也沒有和環保團體會面。2016年1月,該委員會與發展局就大嶼山發展計劃進行公眾諮詢工作,諮詢文件建議大嶼山大部分地區作綠色旅遊,包括在水口設立動物農莊,在大東山上建立觀星和露營設施等,同時長春社等多個環團在4月發表聯署信,關注計劃側重發展,無法保護及保育大嶼山重要的保育地點及生境,我們提出過的具體措施,包括為缺乏法定圖則保護的地區制訂發展審批地區圖或納入郊野公園、把二澳及大澳的離岸水域(西部離岸水域)劃作西大嶼海岸公園、維持大嶼山的封閉道路(包括嶼南道)嚴格的交通限制等。
在「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立之初,亦提出過在大嶼山東北部與港島西之間,鄰近交椅洲水域及喜靈洲避風塘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2016年9月,我們與多個環保和關注團體的成員曾登上交椅洲掛起大型橫額反對發展東大嶼都會,認為現時東大嶼都會和策略性道路系統的建設沒有得到充分的理據支持,很可能成為新一個「大白象工程」。
2017年6月3日,發展局公佈了《可持續大嶼藍圖》(《藍圖》),提出以「北發展南保育」為總體原則,過去不少具爭議的建議未有納入在《藍圖》內,當中也保育水口、貝澳、大蠔谷等,不過當中仍未有具體落實詳情,也未為大嶼山的重要生境制訂足夠的保育措施,擔心《藍圖》有關保育的部分只是紙上談兵。我們重申大嶼山的規劃應以保育為大前提,先於一切發展計劃。
民間團體聯署 - 敦促政府立刻遏止鄉郊傾倒泥頭廢料及破壞環境行為 確切執行保育大嶼南政策 (5-2-2018)
環保團體聯合回應可持續大嶼藍圖 (16-6-2017) (只有英文版)
「反對東大嶼都會計劃」橫額首掛交椅洲 「不要被規劃」 政府應撤回研究撥款 (26-6-2016)
環團聯合要求落實保育大嶼山方案 附錄 (13-4-2016) (只有英文版)
反對未有規劃先建路 大嶼山北沿海公路、開放嶼南路勢破壞生態及天然海岸線 (10-3-2015)
東涌新市鎮擴展
2012年,政府開展了東涌新市鎮擴展公眾諮詢過程,長春社與多個環團過往一直爭取先為東涌西制訂「發展審批地區圖」,阻止東涌河沿岸、石榴埔、石門甲一帶的生態破壞,同時強調東涌河具高生態價值,應把東涌河及河岸劃作「河岸自然公園」,透過政府收回土地,加強保育生態之外,亦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排水及防洪系統一部分。
環團聯合回應東涌線延線 (只有英文版) (20-7-2020)
對東涌新市鎮擴展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意見 (只有英文版) (31-12-2015)
環團聯合要求為東涌谷及沿岸制訂「發展審批地區圖」 附圖 (只有英文版) (19-6-2015)
對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工程項目簡介的意見 (只有英文版) (31-12-2014)
對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第三階段公眾參與的意見 (只有中文版) (31-10-2014)
對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第二階段公眾參與的意見 (只有中文版) (19-7-2013)
對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意見 (只有中文版) (12-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