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2018

土地分配不宜 總有一個在身邊

根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文件,覓地除了為了建屋,也為了提供更多公共設施及基礎配套,直到二○四六年,估算基建及設施用地短缺為七百二十公頃,至於二○二六年的短期用地短缺,則為五百七十二公頃,故此郊野公園邊陲不只是處理基層房屋問題,也要興建如老人院的社區設施,填海、開發新界農地亦然。然而,一邊指無地提供社區設施的同時,不少「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卻不斷被改劃作豪宅。 在此分享兩個個案。今年五月,城規會把位於大埔近蕉坑一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劃作住宅(乙類)9,最大...

這不應是四「惦」一「惱」

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畫(下稱「四電一腦」計畫)已經實施,消費者購買相關電器時,可要求銷售商免費安排棄置同類舊電器。計畫是要生產者承擔產品的環保處理責任,但何以在社會上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困擾市民 對環保抗拒「到底要多久才能收走舊的冷氣機?家中哪有位置放一個星期?」「買了新的電腦零件,舊的零件可以找歐綠寶除舊嗎?還是可掉到垃圾桶?」「找街角收買佬收了舊電視,再由他們集合了交給歐綠寶,不是更方便市民嗎?最多引入發牌制度予收買佬可以嗎?」「雪櫃已經有點舊又不夠冷...

別再擺長者上枱 借勢開發郊野

支持開發郊野公園的人士,當中包括政府以及土地專責小組內的成員,除了經常會提及劏房戶,也會以長者的苦況為由,指有急切需要釋放郊野公園土地,然後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土供組)的諮詢文件,你會發現十八個選項當中,只有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及其兩個試點有列明建議的土地用途,即公營房屋及安老院舍,你反對發展郊野公園,好像就奪去長者們居家安老,改善社區照顧服務的機會。政府以至土供組不斷強調討論無前設,然而這種特殊的討論設定,就是一種有前設的討論,只旨在製造社會矛盾,掩飾其背後土...

沒有邊陲,只有郊野公園

預期之內,土地大辯論一開始,不少智庫、學者、專家、時事評論員一唱一和,在一些志在必得的土地選項落重藥推銷,對於利用郊野公園發展,則主力強調發展郊野公園,特別是發展邊陲的部分,對環境的破壞輕微,亦可以補償云云。不過到底邊陲是「郊野公園的內圍」還是「郊野公園的外圍」,從特首的《施政報告》到立法會文件,以至今天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文件,嚴格來講從來沒有明確的定義。香港房屋協會位於大欖及馬鞍山郊野公園兩個試點的研究,一向有跟進郊野公園發展的環保團體,固然能從不同途徑,得知...

起樓以外 農地還有甚麼值得談?

先話說在前,「土地大辯論」至今已進行約一個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不少成員,一邊不斷強調公眾諮詢沒有前設,一邊卻按捺不住發表言論,「唱好」某些土地供應選項,近期最明顯的例子,是以公私營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發展私人農地儲備,這些成員實在有需要考慮「少講啲無用的說話」,而是虛心,有耐性的聆聽。有關利用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新界農地,例如發展商囤積多年的魚塘及荒廢農地,事實上根據○四年「新自然保育政策」,當時政府已提出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為十二個「須優先加強保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