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下稱《2030+》)中,藍綠自然資源給視為締造優質生活及創造環境容量的重要元素,諮詢時間接近尾聲,當公眾的討論依然集中在發展郊野公園的問題時,綠化地帶(Green Belt)在整個過程中卻失了蹤,有需要補遺一下。
無著墨保育 更被發展
要再強調,這裏的「綠化地帶」不是一般泛指的綠化、有樹木的地帶,而是法定圖則下有清晰規劃意向及指引的土地用途之一。《2030+》多幅地圖上塗滿綠色的地方可不少,它們可以叫「具挑戰性及敏感區域」、「有植被覆蓋的地方」,甚至簡單「綠地」二字,但並非綠化地帶的全貌。
城規會一向對於綠化地帶的規劃指引有詳細的解說,其規劃意向,主要是促進自然環境保育,以及防止市區式發展滲入該地帶,設立的目的包括保存現有自然景觀、作為各市區之間的緩衝地帶、提供更多靜態康樂用地,一般推定是不准進行發展。不過在《2030+》整份諮詢文件中,對如何保育鄉郊、市區邊陲一類的綠化地帶幾乎無任何著墨,綠化地帶亦不被歸類為保育地帶或生態敏感地區之內,關於「土地供應的考慮因素及方式」的專題報告中,更表明「在充分考慮保育價值、公眾享用價值、岩土狀況和基建設施的限制等因素後,審慎挑選合適的未開發土地(包括綠化帶)作發展」。綠化地帶作為「主要發展限制的地區」的說法,只出現過一份關於「宜居高密度城市的規劃及城市設計」的專題報告中的一句小註腳中,且註腳只不過是為人口密度淨值作更多闡釋,事實上也並非刻意為綠化地帶多作補充。
回顧近年綠化地帶的發展爭議,其一是政府主導的改劃工作。長春社有份跟進過的大埔近沙螺洞路及石峽尾大窩坪個案,已證明部分綠化地帶本身的生態價值並不低;元朗橫洲、大埔滘乾坑一類的綠化地帶,則反映「綠化地帶」內本身亦有民居,惟往往在改劃過程中不被重視,剛公布的《施政報告》中,甚至把兩幅緊貼馬鞍山郊野公園的綠化地帶納入具房屋發展潛力的土地。然而由鄉紳(及發展商)主導的丁屋發展也不能忽視,二○一三年,當時的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向發展局詢問過往十年審批丁屋申請的數字,發展局指近十年綠化地帶內接獲二百一十六宗丁屋申請,當中一百二十六宗獲批,成功率達五成七,鄉議局早前更建議釋放現村界(Village Environ)內「綠化地帶」興建丁屋,面積涉及一百三十二公頃,可建一萬五千間丁屋。
綠化帶被低估 應加強保護
《2030+》沒有提出檢討改劃綠化帶的粗疏,對丁屋政策小修小補的建議都沒有,綠化地帶的價值在整個規劃過程勢必繼續被低估,甚至默認綠化地帶非發展障礙。政府有需要重申審視改劃綠化地帶的策略及確立其作為保育的重要性,不應隨意發展,反而應加強保護。
為何要多講綠化地帶?當一直被視為發展最高門檻的郊野公園也被用作開發土地的來源,比郊野公園相對看似較次等的綠化地帶似乎更沒有保護的空間,容許《2030+》把綠化地帶輕描淡寫,諸如「只用其中百分之一來發展,其實好細」的論述,未來將會無限重複。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
刊於2017年3月27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