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一次農業研討會,稍為重溫了過往塱原保育工作的片段,看到台灣一篇專訪的標題,如此總結塱原的工作:舉頭觀鳥到彎腰耕作。這番美言,是勉勵多於一切,畢竟振興本土農業任重道遠,要解決的事還有很多。
塱原「管理協議」的計畫,初期合作的農夫數量寥寥可數,到今天共有二十多位農夫,甚至有地主支持,一同實踐生態農業的模式,這看似一紙合約的協議,不但是合作,背後也帶着協助農夫轉型的期望,然而該如何看協助農夫轉型的成果?
合作的二十多位農夫是塱原生態農業先鋒,但同時仍未有放棄種常規菜。對基層農夫而言,有機作物就是收成慢,本錢貴,他們要謀生,甚麼有機、生態農業可以做,但常規菜不能停種。記起早年與農友們合作種有機西洋菜時,曾計畫申請有機認證,希望提高利潤,增加農友收入,最終申請結果指由於地下水有機會受附近污染,故無法達到認證資格,這或多或少也打擊了農友們轉型投入有機耕種的意欲。
農夫轉型 保育教育並行
後來訪間對農業的論述百花齊放,留意到農業不單止是「生產」,對「轉型」二字也就多一分理解。在農業及保育工作的基礎上,嘗試增加不少公眾、企業的教育活動。
二○一○年是一個突破點,當年塱原種的水稻開始有不俗的收成量,與稻米相關的農務體驗機會大增,促成一年後誕生的「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招收會員,共同與農夫經歷種米的過程,打理好稻田的生態環境,這是生態保育、農耕體驗、綠色教育,也算為農友們另闢門路。
除了轉型,農區人口老化確實是一項挑戰,跟我們合作的農夫大多已七老八十,「七老八十」非泛指農夫年紀老邁,而是反映農夫的真實年齡。老農夫體力無法肩負過多農務,可以徵召港九新界各方義士「幫拖」;老農夫質疑某米種只能在早造栽種、插秧插得好「水皮」,私下再溝通清楚就可以了。但老農夫要身退,是遲早的事,後一輩無人接棒,技術無法像一貫家庭式農業傳承下去。對老農夫的後一輩來說,放假過來幫輕一下父母的農務,已經是一種極限。
通過與老農夫的合作,上一輩一些耕作手法,其實卻輾轉間傳到我們環保團體手中,水稻種植經過多年 跌跌撞撞,技術上與農夫的默契配合不差,至於其他作物如西洋菜、蓮藕等,進步空間仍大。一些水田作物的種植技術如何好好交流與再研究,令生態保育、農作物產量及質量兼備,然後再好好傳授出去,可以的話,真希望能夠在未來日子進一步深化及實踐。
農業技術 需要好好傳授
我們相信傳承的重要性,城市人未來在農業的世界不論擔任農夫、導師、保育主任等角色,背後仍必須有技術支持,當大家能夠因着自然環境而自立,談永續、生態農業才有意義。
以前,大家為了生活,離開農田,今日,大家為了更好的生活,走進農田。今日之後踏進塱原,不單止舉頭觀鳥,農業對生態、社區,甚至是人性貢獻的可能性,遠超我們的想像,不要被片面的「現代化」、「高科技」農業技術話語所淹沒。
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
刊於2014年12月29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