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檢討農業政策和「敢」檢討農業政策是兩回事,翻翻那50多頁諮詢文件,政府推動的「現代化農業」,是「講求創新、科技發展以及研究開發,而非傳統農業生產般以投入密集的勞動力為主」,這種「農業要毀滅重來」的霸氣,用「現代」取替「傳統」,本身隱含著政府「瞻前不顧舊」,不敢正面檢示、改善沿用一套農業機制,無法回應新時代對生態、綠色生活、社區關懷、食物自主等訴求。檢討農業,除了農業園、農業持續發展基金,的確還有更多。
農業合作社何去何從?
如菜聯社一套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在過往五、六十多年的農業生產、運輸、銷售環節,無可否認帶來一定影響力,也就更值得探討與反思。菜聯社屬下現有26個蔬菜產銷合作社,一些菜農依然選擇將蔬菜交到合作社的菜站,然後菜站將蔬菜運到菜統處的批發市場批銷,合作社日常營運開支由批銷過程中的佣金支持,其餘全數歸農民手中。
位於錦田吳家村的合作社菜站
八十年代,本地農業一方面經歷有序(新市鎮發展、丁屋)與無序(貨櫃場、劏車場)的土地規劃而受衝擊,另一方面則是投資者乘著到國內機遇,以低成本在國內開設農場,內地菜始湧入香港市場。合作社面對農業萎縮,當年選擇容許國內農商註冊為合作社社員,以合法身法把蔬菜從內地輸入香港,合作社佣金收入穩定下來。之後農業向著近乎「沒有更差,只有更差」的方向走到今時今日,農業產銷渠道愈趨多元化,鄉村的政治生態不斷變遷,對於這個社員人數曾達八、九千人的組織,該如何真正為本地農民謀福利?
有學者[1]曾研究香港農業合作運動的發展,提及合作社的成敗不離幾大範疇﹕社領導和社員質素、運作效能、政治社會條件,這些普羅大眾看不透的「農業空白格」,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本地農業的走向。近年一些討論中聽到的具體建議,如改革佣金制度、協助組織農友、吸納新社員等是否可行,背後牽涉千絲萬縷的問題,然而為了小農戶,政府敢去面對嗎?
休閒農業﹕「休閒」還是「農業」?
休閒農業成為農業轉型的大趨勢,在諮詢文件亦得到官方支持推廣。但請分清主次,休閒農業,重點是「休閒」還是「農業」?
「休閒」大過「農業」,受害的是農地生態
官方出版的《香港休閒農場指南2015》,每年推廣全港的休閒農場,這132個農場當中,包括那個被審計署踢爆霸佔觀地18年,山羊被迫在場內「罰企」的「有機生態園」,又有以野戰場為賣點,剷走紅樹林打造釣蝦場的「有機農莊」,政府幫手在官方刊物宣傳,似乎都贊同休閒農場最緊要「好玩」,開幾幅田搞個迷你耕作區就夠,甚至可以大肆破壞農地生態環境。
在立法會去年一份談及「台灣農業政策」的文件中,過份簡單講述台灣發展休閒農業的概況,懂得引用《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卻草草把法則歸納出遊客人次上升、有利創造職位的結果,更把休閒農業講成為「農業商業業務」,別人的休閒農業其他內涵卻被掏空了。政府、立法會議員要知道的,是《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的內容,如對休閒農場的「農業」與「非農業」用地有一套限制,農場內的農業用地面積,不得低於總面積的90%,亦不得小於0.5公頃,在特殊的地理環境下,該比例亦有相應調節;休閒農場又要求興建指定設施,當中除了「住宿」、「餐飲」這類設施,亦有生態體驗、農產品加工、教育解說區,而「康樂設施」並沒有包括在內。
最後,政府、立法會議員更加要反思,如果休閒農業除了休閒、賺錢,在保護環境、農業教育方面應該要多一份責任的話,現時規劃以至其他範疇有關休閒農場的規管,應該要重新檢示,令農場不致變成遊樂場、燒烤場、野戰場。
本地農業遍地暗角,以上只是其中兩例,看清楚農業問題對症下藥,好過快快高叫「現代化農業」,一下子連近年慢慢重生的農業新力量都給擊碎。
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
刊於﹕
2015年1月17日立場新聞
2015年1月19日香港獨立媒體
2015年1月26日主場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