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三、四月前後,也可以說是四月二十二日「地球日」的前後,總會收到一大堆「關注」環保、保育的學生電郵,電郵內容不是希望貴機構協助完成通識科訪問,就是希望當兩個月暑期實習生,某程度上,這算是一件十分「應節」的事。
環保無小事,看到以下某些學生的電郵標題及內容,認真哭笑不得﹕「香港應否興建『墳』化爐」、「尊敬的長青社」、「致地球之友負責人」、「急!懇請組織能協助完成訪談題目」、「由於你對此訪問作出的回應對我的研究報告非常重要,請你盡快完成以上問題」……面對打錯字、寫錯受訪團體名稱、告急式似的訪問邀請,實在愛莫能助。
有次一位高中生不死心,最後竟派自己媽媽親自打電話來爭論﹕「你唔幫手做訪問,會搞到份功課交唔到」、「你有幾忙呀?只不過做個學生訪問都拒絕?」、「打到來求你都唔肯做訪問,環保團體好離譜」,回應都來不及,學生媽媽自動斷線了。他們最關注的,依然是完成這份有關環保的功課。
外出工作為了「自拍」
也許同學心知這裏實在沒有「打電話問功課」的貼心服務,有同學後來乾脆標明「故此盼貴社能以電郵方式指教下面的問題」,以「加深同學對生態攝影的興趣」、「令同學從專題研習中獲得啟發,考慮往後棄置的垃圾應何去何從」、「進一步完善文化保育事宜」等。你說這叫搬字過紙,與抄功課無疑?同學竟然說這叫原汁原味把受訪者的意思呈現在研究報告中,更省下整理訪問的時間,這是「雙贏」局面。
到了大學,上到環境學相關學系,某些學生好關注環保,十分希望在環團當暑期實習生,充實一下自己。出外工作、考察是不少環團的基本工作範疇,但對於某些實習生而言,外出工作是可以自拍、與朋友自拍、與花草自拍、與樹木自拍、與泥灘自拍。香港大自然很美,自拍是人之常情,但考察要完成的,到底是紀錄、生態調查等工作,還是即時上載自拍照?
又有些實習生,本身不愛戶外工作,討厭泥土,卻以為環團的工作,只是一份朝九晚五坐在辦公室的工作,老實不客氣要求實習期間,只在辦公室幫手。人各有志,在辦公室學習並不是罪,但實習生的工作範疇,早在實習前講清講楚,偏偏在實習過程中發難,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環境教育 由我們作主
記起自己有位同事講過,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在於當下過度重視個人化與高速消耗的世代,我們更需要學習尊重整體,對大自然環境如是,對人亦如是。我們的環境教育,肯定是出了問題,愛護愛惜環境的人,不會是只顧慮個人生活、個人想法及個人利益的人。地球日走到第四十五年,今年主題叫「由我們作主」(It's our turn to lead),如果環境教育的確是「我們的事」,那麼就不能奢望再把環境教育工作外判給環團及通識科老師了,當大家明白環境教育不但是傳授環境知識,而是修補人與自然,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時,這些「關注」環保的高中生和大學生,一定從此不翼而飛。
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
刊於2015年4月20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