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偶然提到學生時期的秋季旅行,總會想起一班同學在郊野公園燒烤和野餐的時光。有香港學者在一三年發表了一篇期刊文章 ,研究在一一年訪問了超過六百位香港市民,了解郊野公園使用者的偏好活動和到訪模式等。結果顯示與自然為基礎(nature-based)的活動之中,最多受訪市民參與的主要活動為「自然學習」(nature studies)活動,包括觀賞雀鳥、昆蟲和植物等,其次是遠足、休閒散步、露營和攝影。大家的「集體回憶」──燒烤和野餐,在二十年前曾經是最受歡迎的郊野公園活動(佔約五成),但研究反映只有百分之九的受訪市民參與。香港的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有超過四十年歷史,除了為動植物提供棲息地,亦是廣大市民休憩的好去處,隨著時代的變遷,市民對休憩活動的要求和期望難免會有所轉變,香港的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有超過四十年歷史,因此有需要適時制訂新的遊客管理方案能改善市民到訪郊野公園的體驗。
政府在過去數月進行「提升香港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康樂及教育潛力」公眾諮詢,內容包括「優化現有設施」、「可供觀賞遺跡的開放式博物館」、「樹頂歷奇」和「升級露營地點和生態小屋」的優化方案,惟諮詢文件所提供的資料有限,沒有提供擬議的規模、設計等,甚至連簡單分析每個優化方案的利弊的篇幅也欠奉。
須處理營地管理問題
顧問公司表示曾就其他地區的相關經驗進行研究,但文件同樣沒有把研究結果包括在內,公眾難以進一步了解外地經驗是否適用於香港。此外,方案的概念是否適用亦須視乎選址而定,須通過進行詳細的評估,包括生態、景觀、環境、排污、承載力等。我們認為由於保護自然生態是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的關鍵成立目的,在保育環境的大前提下,任何方案均不能對脆弱和敏感的生態環境構成負面影響。
有關「優化現有設施」方面,近年市民及遊客對露營場地的需求殷切,營地的管理問題時有聽聞,如在郊野公園指定露營地點以外的地方露營,甚至出現長期霸佔營地和組織牟利露營團等情況。我們支持在熱門地點引入場地預訂系統,實施人流管制,確保不同使用者能公平地使用營地。政府亦可考慮加入按金和本地居民優先使用制度,加強露營地點的巡邏和執法,減少系統被濫用或被不法人士利用公共資源作生財工具。
引入樹頂歷奇 須改善樹木狀況
至於「升級露營地點」及「生態小屋」,可以預期牽涉建造一系列的配套設施,加上沒有提供清晰的定義和執行細節,難以理解方案能否確保郊野公園環境不受干擾。現時有部分位處郊野公園以外的營地和旅舍使用率較低,而營地和旅舍本身已具備基本的配套,政府可考慮先改善這些營地和旅舍,善用現有資源。
在諮詢文件各建議之中,「樹頂歷奇」相對而言屬於較新的概念,然而同樣會牽涉建造不少大大小小的配套設施,這到底會如何影響一個林地的生態?此外,近年極端天氣情況漸趨頻繁,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摧毀了大量樹木,在林地引入「樹頂歷奇」的活動,涉及的安全風險要如何評估及處理?現時仍是未知之數,政府應先著手評估以至改善樹木的健康及結構狀況,再考慮引入「樹頂歷奇」活動。
無論「樹頂歷奇」、「升級露營地點」及「生態小屋」均會由私營或非政府機構設立和經營,由於郊野公園原是人人可以免費享用的綠色空間,引入收費活動會否令到該活動範圍被私有化、剝削了市民使用郊野公園的權利?過度商業化的活動亦有機會破壞大自然寧謐恬靜的氣氛。
改善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的康樂、休閒的體驗,需要因時制宜,但不宜單純跟著潮流走,而是在保護郊野環境的大前提下審慎規劃方案。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陳穎君
刊於2019年5月20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