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農曆新年假期應該已告一段落,但這個時候再去講講綠色年宵,是否就已經不合時宜?羅馬也非一日建成,要做到真正的綠色年宵,也無可能只趁農曆新年前夕,年三十晚初一凌晨做做宣傳就完事。
環境局局長以及「大嘥鬼」,今年在社交平台都出盡全力軟銷綠色年宵概念,不厭其煩地叫大家「揼少啲」、「惜物惜食」,環境運動委員會、環境保護署與關注環保的組織今年分別在四個年宵市場推動綠色年宵,呼籲年宵市場商販和市民大眾珍惜資源,參與節慶活動時實踐惜物減廢,也招請不少義工在場內攤檔把棄置物妥善分類、回收、重用或轉贈。那些年,不少市民或團體自發組織到年宵市場搶救剩餘物資,協助分類、回收等工作,政府對年宵的廢物問題未有正視,再對比起今時今日政府的轉變,起碼不是「意見接受,態度照舊」。
政府態度有變 部署要得法
態度轉變是一回事,實際部署及執行又如何?據食環署統計,今年全港十五個年宵市場於初一共收集約三百三十公噸垃圾,較去年減少約三十五公噸,不過我們都知道,年宵市場商戶開檔做生意不是一天的事,統計出實際整個年宵活動製造的廢物量,才更能整全地檢示綠色年宵活動宣傳的策略及成效。
分類、回收工作方面,有份在綠色年宵收拾殘局的義工落力做好妥善分類、乾淨回收、棄置物重用的工作,雖然某程度或減輕了「回收箱當垃圾箱用」的情況,也救走部分有用的資源,但海量玩具、食物、傢俬、飾物等還是被不少商戶遺棄在年宵市場,下一站堆填區見,好些棄置物縱使可以回收或重用,也因為食環署需要盡快在早上清場而無法救走,大家還是只能眼白白看着有用的資源被送到堆填區。
設按金制度 推動減廢回收
年宵攤檔招標以及清場工作,同樣屬於食環署處理,過往已有不少團體倡議食環署在出租攤位時就廢物處置設立按金制度,檔主須妥善做好減廢、分類、乾淨回收等工作,若做不好將被沒收按金,推動檔主為自己產生的廢物問題負責,亦有團體曾建議食環署與環保署應互為協調,有策略地部署年宵市場的減廢及回收工作,同時達到衞生及減廢目標。這些從源頭解決問題的建議,應該比起食衞局局長和特首例牌到維園年宵市場走走,然後派幾粒朱古力為清潔工打氣更加實際。
民間近年對大型活動惜物減廢有要求,比以前著緊,做好綠色年宵概念,長遠可為其他大型或節慶活動作示範作用,甚至比環境局早前公布的「大型活動減廢指南」做得更精細及具體,與民間合作討論及推動綠色年宵的模式,未來應繼續推動。
最後順帶一講,無論是行年宵的市民、在年宵擺檔的檔主或社交平台的網民,都會你一句「多謝你」、我一句「辛苦晒」,因為「你們為環境作出了貢獻」,但綠色年宵不是環保人士的專利,當大家支持惜物減廢,但同時在行年宵時將飲剩的台式飲品膠杯放入藍色回收箱、明知有回收站處理「孖key」(攤位帳篷)但收檔後就「快閃」、將賣剩「氫氣球」放上天然後只懂叫囂,這句「多謝你」及「辛苦晒」背後,會否不過是把惜物減廢的工作外判,把百多位在年宵拯救物資的義工當成清潔工,你懂的。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
刊於2018年2月26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