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競選至當選,特首林鄭月娥也曾提及觀感對管治的重要性。政府剛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小組」)的成員名單,卻令人一時間回想起上屆政府成立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一班非官守成員本身幾近一面倒支持發展大嶼山,當中也不乏「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成員,左一句搞橋頭經濟,右一句把「醜小鴨」變「白天鵝」,似挑動公眾情緒多於促進公眾討論。眼見「小組」成員不是來自建制,就是立場鮮明,尤其高調發表支持發展郊野公園的言論,已予人偏向發展一方,觀感上實在不討好。
應以大嶼山規劃為鑑
「小組」主席指小組不可能在「陽光之下」扭曲社會共識,但在諮詢文件「做手腳」,也可以引導社會某一個共識。一五年「大嶼山全民新空間」的諮詢文件,封面標明由發展局及「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共同發表,發展建議琳瑯滿目,也極其天馬行空,若參考「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的會議文件及記錄,你會發現諮詢文件內不少的建議,正是「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部分成員的意見。即使這個諮詢委員會內有環保背景的成員,但寥寥一兩名成員,可發揮到的作用有限,具體的保育工作,諮詢文件最終卻是空白一片。前車可鑑,公眾未來必須監察「小組」籌備諮詢的工作,避免立場鮮明的成員壟斷討論前設及方向。
土地優次未討論 郊野公園研究已開展
觀感問題之二,是特首一方面強調「小組」會推動公眾討論開拓土地的優次,然而政府現時已進行已有預設方向甚至建議的一些相關研究,「小組」與政府的工作會否存在矛盾?例如今年五月,政府已邀請房協研究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發展潛力,更鎖定近大欖隧道收費廣場的大欖郊野公園及近沙田水泉澳邨的馬鞍山郊野公園兩個選址,預計一九年完成有關研究。環境局局長從今年初至今經常出來派定心丸,說發展郊野公園言之尚早,又指會有相應的補償方案云云,但他依然抓不住問題的重心,是土地供應未有訂下優次之時,政府已「彈弓手」研究郊野公園是否可以發展,「小組」如今再講討論開拓土地的優次,何來有說服力?
土地估算「發水」 政府未詳細回應
又如去年十月起展開公眾諮詢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研究,建議香港未來尚欠一千二百公頃土地應付未來的土地需求,一方面應填海造地建立東大嶼都會,一方面則把新界北訂為策略增長區,在香園圍、坪輋、打鼓嶺、恐龍坑、皇后山建設新市鎮。諮詢期間已有不少團體質疑估算數字有「發水」之嫌,高估需求量,如現時已規劃作不少創新科技的用地,加上最近公布的落馬洲河套區創科園計畫,是否仍需要估算額外多一百六十七公頃工業用地作發展?特別社會設施估算的四百二十八公頃當中,大部分用途均標明需要「大於」某公頃數量的土地,細節欠奉。當《香港2030+》的報告仍未出爐,政府部門仍未就誇大估算的質疑詳細回應之際,「小組」主席已率先向傳媒表達要覓地至少一千二百公頃,令人更加懷疑「硬指標」已定,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全面起動規劃,會否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果政府依然相信這個「小組」的觀感,對於爭取市民信心有一定的重要性,「小組」能容納更多對土地政策有研究的民間代表,以至少說一點類似「真的不可以在維港以外填海嗎?真的不能探討使用一些郊野公園邊陲土地?」等予人有既定立場的言論,至少是政府短期可做的事。當然老調重提卻又非常重要的,還是政府須放低既定立場及前設,全面公開土地規劃相關的資訊,讓「大辯論」能在公正、對等的狀況下順利進行。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
刊於2017年9月11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