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再見老樹
近日又有兩棵位於西環的老樹跟我們說再見了。可能自己自入行以來,就去學習認識、了解、觀察、記錄他們每一個,往往每次知道他們出事、倒下或被移除的消息後,心裡都十分記掛著他們。只要能去到的,都會去見他們最後一面說再見。小時候曾經懷疑過「樹木是否真的有生命?」,因為學習“system”的定義時,樹木似乎只是一個跟隨特定模式進行的“system”,沒有思想,不是“life”。長大後也不定期會想起這命題。這星期又上樹堂去,老師一句:“Tree will only lay down wood for a reason”...
一群「關注」環保的學生
近年三、四月前後,也可以說是四月二十二日「地球日」的前後,總會收到一大堆「關注」環保、保育的學生電郵,電郵內容不是希望貴機構協助完成通識科訪問,就是希望當兩個月暑期實習生,某程度上,這算是一件十分「應節」的事。環保無小事,看到以下某些學生的電郵標題及內容,認真哭笑不得﹕「香港應否興建『墳』化爐」、「尊敬的長青社」、「致地球之友負責人」、「急!懇請組織能協助完成訪談題目」、「由於你對此訪問作出的回應對我的研究報告非常重要,請你盡快完成以上問題」……面對打...
贏了官司 傾倒依然停不了
2009年時河上鄉非法傾倒泥頭現場,涉事者在建築廢料上種木瓜,稱倒泥作農業用途 傾倒泥頭,新界鄉郊多的是,河上鄉傾倒泥頭案是冰山一角,但河上鄉案留下的畫面,太「爆」。全世界當年目睹一架又一架旅遊車,載住本來以為來食盤菜的老人家來示威聲援涉事者﹔倒泥位置並非荒地,而是仍有大量農作物的常耕農地上;有人借修復農地為名,一度把堆高的泥頭推到毗鄰農地,倒泥面積愈搞愈大,又在建築廢料上種幾棵木瓜,稱倒泥不過是作農業用途;環境局當年更罕有跨部門動員到場示察,直擊河上鄉傾倒泥頭...
改劃綠化帶 政府無得輸
講得出房屋供應「粒粒皆辛苦」的發展局,近來勸社會不要「故步自封」,在保育問題上糾纏。發展局言行一致,所以在改劃「綠化地帶」的事情上,任何環境問題都有辦法解決,甚至「為求目的,不擇手段」,透過模糊城規會委員及公眾對事實、標準的認知,務求匆匆完成改劃。 大埔綠化帶﹕見樹不見林 先講大埔,規劃署其實已順應民意,推翻分別位於大埔鳳園近沙螺洞路,及那打素醫院以西的「綠化地帶」改作住宅用途的建議,但為了起多幾幢高檔次豪宅解決住屋需求,當時官員會如是說。 紅線...
農業檢討未完成 蕉徑農業區全滅
有發展商最近在古洞南蕉徑農業區有大動作,兩項申請分別興建270幢3層低密度住宅(編號Y/NE-KTS/7),以及一間提供1,200個學位的一條龍國際寄宿學校(編號A/NE-KTS/390),聲稱又要滿足港人房屋及國際學校學位的迫切需求,變相提早終結社會對農業存有任何幻想。兩項發展的申請人,分別為萊特發展有限公司(Rand Development Limited)及Prodigy Education Limited,其中前者的公司董事為禤寶華及羅泰安,不少報導稱二人曾代表恆基、田生收地收樓。 古洞南蕉徑是現時新界僅存比較完整、面積較大的農業區。早在1968年...